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黨的歷史砥礪于磨難,成長于斗爭。百年崢嶸歲月于我——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,如置身于廣袤大地,胸中升騰起萬丈豪邁,卻又不知如何表達內心敬畏。此時,黨史學習教育便成為“親身”經歷百年黨史的重要媒介,讓我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偉大的政黨。
作為中鹽紅四方首屆“讀書月”系列活動之黨史經典誦讀比賽的選手,如何將自己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的奮進力量,通過誦讀的形式傳遞,讓更多紅四方人重溫紅色歷史,筑牢信仰之基,是我選擇誦讀作品的重點。黨的歷史艱辛厚重、燦爛輝煌,作為一名青年,能通過我的表演引起大家共鳴,誦讀紅色家書是不錯的選擇。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,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,他們在臨行前、在赴死時留下的辭別書或絕筆信,每每讀起,總令我潸然淚下。其中,一封年輕女孩留給父母的辭別家書,讓我感受到了靈魂的契合,這是白雪樵先生于1939年投身抗戰前,給父母的家書——《祖國危難時,竭我一滴力》。
人物檔案中,關于白雪樵先生是這樣記錄的:“白雪樵,又名白雪嬌,中國共產黨員。1939年,年僅25歲的她瞞著家人參加滇緬公路機工隊,成為著名的女機工之一。為赴延安參加八路軍,她奔赴重慶向鄧穎超求助。她臨行前留給父母的家書被許多報紙登載,其報效祖國的言行,激勵無數青年共赴國難。”而關于白雪樵先生的容貌是這樣描述的:“照片上的白雪樵,戴著400度的近視眼鏡,很文靜?!边@是怎樣一種緣分,讓我這個同樣戴著400多度近視眼鏡的女孩,在25歲之際,閱讀82年前25歲的白雪樵先生為了祖國投筆從戎而寫的家書。雖然字里行間充滿了她對雙親弟妹的不舍,卻抵不過奔赴國難的決心。她對家是繾綣愛戀的,對國家卻是深沉熱愛的,能為祖國做點事,哪怕自己“簡直夠不上滄海一粟”,也要奮不顧身“竭我一滴力”。惜別之情有之,但更多是凜然的民族大義和責任擔當,是能報效祖國的欣喜。我理解她的選擇,也曾想過,如果易地而處,也一定會告別父母,以自己的方式投身革命,這大概也是每個熱血青年面對磨難時的抉擇與追求。
曾經,年少的我在讀過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后,總好奇是怎樣的信念,支撐著他們視死如歸、寧死不屈。長大后,我慢慢理解了,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,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,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,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。一百年波瀾壯闊的風雨歷程,通過黨史學習教育,可見一斑。如今,愿通過一封家書,將這百年歷程中的一小節故事訴說給大家,希望更多的紅四方人,尤其是紅四方青年能夠燃起砥礪奮進的火焰,在和平安逸的年代永葆昂揚奮斗姿態和干事創業激情,為“建成優秀化工企業,構筑幸福紅四方”企業愿景貢獻不竭的青年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