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岳西表哥發來一段打豆腐的視頻,勾起了濃濃的鄉愁。記憶里,岳西山村過年和打豆腐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。豆腐與“多福”諧音,寓意著福氣多多、“兜福”的意思。
打豆腐是各家必要的年貨。對于辛苦了一年的山村人來說,豆腐比魚、肉更“家常”。一是黃豆是自家種的,不用花錢買。對于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山村,魚、肉還是比較“稀罕”的。二是做法簡單,吃起來方便。山村冬季氣溫低,豆腐放木桶里,加點鹽浸泡,中途換幾次水,存放整個正月都不會壞。家里來客人了,支起木碳鍋,往鍋里切幾塊豆腐,加點臘肉和自制山芋粉絲就可以了。
母親晚上睡覺前,就要將篩選過的黃豆用水泡著。經過一夜浸泡,黃豆皮殼軟化,肉質飽滿,富含水分,然后用石磨把黃豆打成漿。石磨需兩人操作,一人用雙手不停地推轉磨盤,另一人往磨口里添黃豆和水。漿液從石磨邊緣緩緩流進早已準備好的水缸里。接下來掛起木制十字架,在四角系上麻布做成濾網,將磨好的豆汁倒入網中輕輕晃動、過濾,再舀出濾好的豆漿放入大鍋,生火燒漿。
心急吃不了熱豆腐,打豆腐更是慢工出細活。煮漿火候不能太大,快沸騰時轉小火,再燒七八分鐘,豆香彌漫整個房間。此時母親會給我舀上一碗豆漿加上糖,這可是一年難得的美味。打豆腐非常關鍵的一道工序是石膏點鹵。點不好,石膏水多了,豆腐就老了;少了,豆腐就嫩了。慢慢倒入石膏水輕輕攪拌,待豆漿凝結成豆腐腦狀,再一瓢一瓢舀進用紗布墊底的木制模塊里,蓋好紗布,放上木板,壓上石頭等重物,壓出多余水分。待豆腐成型后,取掉豆腐模蓋,掀開紗布,再切割成塊,豆香怡人的豆腐就新鮮出爐了。
看著鮮嫩的豆腐,父母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,會張羅一桌“豆腐宴”,鄉里鄉親圍在一起大碗倒滿酒,聊著今年的收成。在談笑間,憧憬著第二年的收獲,這是山村人最恣意的日子。一塊塊豆腐送進嘴里,就著一碗碗自釀燒酒,悠然自得,品味著一年的辛勞。灶臺旁那一簇簇紅色的火焰,不僅是淳樸山村中那股流淌的溫情,更是人間煙火處、年味漸濃時。
打豆腐的場景,在整個臘月里都會在山村里復制,村子里的豆香氣也伴隨著紅紅火火的春聯和噼噼啪啪的鞭炮聲,一直飄過正月,成為永不褪色的記憶。隨著移居合肥,這樣的年味已經漸行漸遠,心中只留下美好在漸漸發酵,期待著能再次回到家鄉,感受兒時打豆腐的濃濃年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