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東風(fēng)夜放花千樹,更吹落,星如雨。”又是一年元宵節(jié),我到合肥生活已經(jīng)10年了,但是淮河以北的有些習(xí)俗卻讓人魂牽夢繞,勾起我綿綿不絕的思鄉(xiāng)情懷。
我對家鄉(xiāng)元宵節(jié)的一項特殊活動情有獨鐘且記憶猶新,那便是點燈盞,燈盞又叫面燈,民間傳說,元宵節(jié)的燈光是吉祥之光,因此蒸燈的習(xí)俗就流傳了下來。在屋內(nèi)、庭院等處點燃面燈,小小的面燈,為溫馨的庭院帶來一夜的燈火通明。這一晚,大人們對新生活充滿了憧憬,孩子們歡欣雀躍、載歌載舞。
說起點面燈,就得先說說做面燈,這面燈可不是玻璃瓶做的煤油燈,也不是點汽油的馬燈,而是用玉米面、豆面、小麥面或者蕎麥面做的面燈。面燈點過之后就可以吃了,吃之前可以在鍋里蒸熟或在火上烤熱。點面燈是孩子們最期盼的時刻,而吃面燈又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。
記憶中,每年農(nóng)歷正月十四,媽媽就會早早起床,將豆面跟小麥面攪拌在一起,然后把面團放在被窩里保暖,等下午面醒好了就開始做面燈。媽媽是個心靈手巧的人,那柔軟的發(fā)酵面團,總會在她的搟壓搓揉中被搓成長條,然后切段,最后捏成形態(tài)各異的面燈。我和姐姐也會學(xué)著媽媽的樣子做自己喜歡的面燈,可是作品總是不盡如人意,把“小鳥”做成了“老鼠”,把“小兔子”捏成了“大肥狗”, 惹得爸媽哈哈大笑,此時小小的廚房里洋溢著快樂和溫馨。媽媽把做好的面燈放到籠屜上蒸30分鐘,等出籠以后,面燈就初步完工了。面燈出鍋后就要加上麻油和燈芯,一盞一盞點亮,這時候姐姐就開始充當“指揮官”,和我一起把面燈端到各個地方。
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端面燈的情景,一手小心翼翼端著點燃的面燈,另一只手在前面小心地呵護著,雙眼還要緊盯著燈火,防止被風(fēng)吹滅,兩條小腿愣是找不到方向,半天邁不出一步,我這滑稽的行為把姐姐樂的眼淚都笑了出來。后來才知道,爸爸這個時候總是會在身后小心地呵護著我們,在我們要跌倒的那一瞬間,他會伸出強有力的大手,護住我們。正月十五的面燈代表的是祝福和吉祥,是長輩對兒女的關(guān)心和呵護,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,更是中華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(fā)揚。
在城市里,正月十五鬧花燈已成為元宵節(jié)的保留項目。而在家鄉(xiāng),人們依然用點面燈這樣的方式,延續(xù)著老一輩的習(xí)俗。或許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大家對于點燈的理解會有所不同,但相同的是,人們都在燈火的跳動中感受著古老又炙熱的記憶,也點亮著對美好未來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