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老同學寵愛兒女,每到寒冬臘月都會挑選有精有肥的肋條肉,腌好曬好,快遞到遙遠的南方。結果卻令她大失所望,情的禮物、愛的饋贈,往往被遺忘于冰箱。“你說炸薯片、炸雞腿等油炸食品,他們吃得津津有味,怎么傳統(tǒng)美食就不合胃口了呢?”困惑、不解,她緊蹙的雙眉積攢著埋怨和義憤。對我們這撥人來講:舌尖對臘肉的情與意,還真剪不斷理還亂。
舊時,東北風來襲,家家戶戶柴火灶上的飯鍋里,就飄出了濃郁的香氣。一碗臘肉,一盆烏心菜,一葷一素,家常菜的絕配。琥珀色半透明的薄片,蓋過青青的烏心菜,蓋過白白的米飯,筷尖夾起來,微微顫抖、豐腴嫩滑、油光锃亮,強烈濃郁的臘香味蕩滌開來。豐衣足食,吃的觀念被顛覆,少葷多素,但,舌尖一直惦記著臘肉的美與好。
念念不忘必有回響,臘月的艷陽天里,我依然忍不住腌制晾曬一兩條肉肉,隔三差五蒸在電飯鍋里,臘肉與米飯同鍋共濟相得益彰。米飯成熟了臘肉,臘肉回饋米飯,飯粒被浸潤得芳香油亮。
希翼味蕾繼承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老同學想當然了。孩子是親生的,不假,但是味蕾的DNA不大可能復制粘貼,味覺的矛盾與沖突某種意義上,是社會進步,文化交融的結果,勢在必然。
小家里,大風大浪大是大非畢竟少數,多的是衣食里的叮叮鐺鐺。不試圖改變對方,各有自在,都有進退轉圜的余地。妥協、調和、順應最妙。餐桌上不僅僅呈現一己喜好,更有適合對方胃口的美食。年輕的目光,少少計較“上人”呈遞給你的美食,在乎,父母那顆純真無塵的愛心。這世間,不帶功利天然純凈的付出,除了父母,欲在它處尋找,簡直,簡直大海撈針。
臺灣散文名家琦君,曾問一位少年輔導所的專家,“兩代之間真有代溝存在嗎?”這位了解熟悉少年的專家坦誠回應:代溝如同一級一級的樓梯,父母親向下走,子女們向上走,彼此應伸手相扶。如此心態(tài)積極善良,既有現實的關照,更是和睦的倡議。
承認代溝存在,尋找彌補方略,填平兩代人溝溝壑壑的,不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,恰恰是理解容讓,相互遷就相濡以沫。上走下走,“彼此伸手相扶”。親情氤氳里,共享燈火珊闌的溫暖,柴米油鹽的安寧。